为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,丰富未成年人暑期生活,近日华信配资,光明区各街道社区精心策划系列特色活动,以创意手工、心理沙龙、科技安全教育、科学探索等多元形式,为孩子们打造充满趣味与成长的假期体验,引导孩子们在实践中感悟文明,让文明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。
在“彩泥童话工坊”活动现场,社工先向孩子们展示了彩泥制作的基础技巧,从揉、捏、搓到组合拼接,简单几步就能将柔软的彩泥变成小动物、花朵等形态。“我要做一个甜甜的蛋糕!”“我想捏出彩虹色的花!”孩子们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想法,随后便投入创作中。有的孩子向社工要了一张白纸之后便专注地揉捏着彩泥,不一会儿功夫,便创作出一束娇艳欲滴的花束;有的则和小伙伴一拍即合,共同完成一座“彩色城堡”。
“轮胎艺术涂鸦”活动中,老师搬来了提前收集好的废旧轮胎并抛出问题:“这些黑黢黢的轮胎,除了装在汽车上跑,还能变成什么?”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分享着对旧物新生的创意。随后,孩子们分组认领轮胎,围在轮胎旁边,拿起画笔蘸取颜料便开始分工创作,在轮胎上尽情挥洒灵感。活动结束后,这些涂鸦轮胎将被放置在星星点灯童梦星球和探索星球的空地上,变成“小花盆”,既美化了环境,又传递了环保与创意结合的理念。
心理沙龙感受手绘魅力
近日,凤凰街道在龙光玖龙台小区举办以“我手绘我心”为主题的心理沙龙活动。通过亲手绘制陶瓷花瓶DIY作品,指导老年人与儿童切身感受手绘创作的独特魅力,进一步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。
活动伊始,工作人员组织大家参与“我是谁”的心理破冰小游戏,让大家迅速熟悉。紧接着,工作人员派发精心准备的形状各异的素坯陶瓷花瓶和画笔、颜料等原材料,鼓励大家发挥创意,将心中的美好想法通过双手尽情表达出来。
制作过程中,大家充分展现各自的创意和才华,有的画了柿子树象征“事事如意”,有的在花瓶上写了“年年有余、岁岁平安”等美好祝愿。制作完成后华信配资,大家相互交流创作理念,展示并欣赏彼此的作品,纷纷合影留念。居民金女士开心地说,“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手绘的乐趣,我要把这个花瓶摆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。”
科技赋能暑期安全教育
新湖街道楼村社区近日开展民生微实事“琬璧星光乐学驿站”青少年安全教育学习活动,组织50名青少年前往光明区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参观。
在交通安全体验区,数字化展板将枯燥的交通法规转化为动态场景教学,通过全息投影再现地铁火灾实况。当警示灯伴随警报声骤然亮起,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快速实践了疏散口定位、应急锤使用等求生技巧。在居家消防安全馆,孩子们学到了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和打消防绳结。
孩子们还体验了地震小屋、模拟火灾逃生等互动项目。
儿童参加科学探索之旅
近日,新湖街道荔湖社区推出为期六天的“爱科学 荔刻学”暑假四点半课堂活动,为30名儿童带来一场科学探索之旅。
本次课堂分两个班次,通过招募居民及青少年志愿者协助党群社工,开展课外辅导与科学科普活动。开课当天,大家早早到场写作业,青少年志愿者细心辅导并分享学习经验。完成作业后,社工带领孩子们学习水培植物知识,讲解其生长条件与培育方法,还分发碗莲种子让大家回家种植。
此后三天,四点半课堂变身为科学探索乐园,一系列科学手工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科学魅力。科学手工课程,不仅让孩子们在分组合作中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,更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走进科学世界。
“四点半课堂”开进小区
暑期以来,新湖街道云谷社区党委、云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推出“四点半课堂”,联动云科府、安居澜庭小区物业,整合小区内部场地资源,将优质托管服务直接送到居民楼下,打通儿童暑期照护“最后100米”。
目前,该课堂已开展10期,服务300多人次,以扎实的课业辅导为基础,精心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拓展活动,有效化解“放羊式”托管的单调性:“捏出心中的机器人”黏土画、“扭出一朵小红花”扭扭棒手工、“变废为宝”不倒翁制作、毛球创意画等手工课程激发无限创造力;暑期安全知识科普、图书阅读会、“小国王吉普车”科学实验等科普课堂,则点燃了孩子们探索世界的热情。温馨的开业礼与充满成就感的结业礼,更为整个暑期活动画上圆满句点。
课堂的高效运转,离不开一支充满活力的志愿者队伍。队伍以参与社会实践的高中生为主体,汇聚包括退休大学教师等多位资深教育工作者。他们活跃在课堂的各个环节,不仅耐心辅导作业,更是孩子们手工课上的得力帮手、科普旅程中的启蒙者和活动秩序的贴心维护者。
为延伸课堂边界,云谷社区积极对接外部优质资源,带来精彩纷呈的研学体验。联合新湖街道妇联,携手深圳市先进光源研究院推出两期“探秘之光”研学科普活动。研究院的博士们化身科普志愿者,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前沿光学知识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的科学故事,点燃科学梦想;与新湖街道妇联再度合作,联动中山大学药学院(深圳)的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华信配资,精心策划了“清凉一夏·草本传香”非遗进社区活动。
启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