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空军的米格-21战斗机将于9月26日在昌迪加尔空军基地举行告别仪式,结束其长达60多年的服役生涯。目前最后两个装备米格-21战斗机的中队是第3“眼镜蛇”中队和第23“黑豹”中队亿海智投,部署在印度西部拉贾斯坦邦的比卡内尔空军基地。
米格-21战斗机于1963年首次加入印度空军,成为印度第一架真正意义上的超音速战斗机。该机由米高扬-古列维奇设计局设计,最大飞行速度可达两倍音速以上。米格-21的到来改变了冷战时期印度的空军作战体系,使印度空军拥有了压制主要对手的可靠空中威慑力。1965年亿海智投,米格-21击落了一架巴基斯坦的F-104“星”战斗机,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中,米格-21多次取得空战胜利,并支援地面打击,对印度空军夺取战争主动权起到了决定性作用。
原本预期服役时间只有20年的米格-21,在HAL从苏联获得生产许可后,累计有超过870架不同型号的米格-21在印度空军服役,使其成为苏联以外最大的米格-21拥有国。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,印度空军选择125架状态较好的米格-21进行全面升级,改装了玻璃化座舱、自卫系统、新型雷达和航空电子设备,提升了超视距作战能力。然而,米格-21服役期间坠机事故频发,不完全统计显示共发生400余起事故,超过200名飞行员丧生。
随着最后一批米格-21退役,印度空军正面临战斗机数量下降到“史无前例”的水平。当前印度空军拥有约31个中队的战斗机,但随着米格-21的退役,战斗机中队总数将降至29个,远低于应对相关威胁所需的42.5个中队。未来15年内,印度空军现役的“幻影2000”、米格-29和“美洲虎”等另外250架战斗机也将相继退役,换装需求将激增至450架。
国产“光辉”轻型战斗机项目原计划在1983年启动,旨在及时接替米格-21。然而,该项目严重推迟,首架量产型单座“光辉”Mk1战斗机直到2015年才服役,且存在诸多性能缺陷。印度空军下达了83架改进型“光辉”Mk1A战斗机的订单,要求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在2024年开始交付,但该公司以发动机延迟交付为由再度延迟。印度还提出雄心勃勃的国产第五代隐形战斗机——先进中型战斗机(AMCA)计划,预计2035年投入使用,但资金和技术难度表明时间表过于乐观。
除了国产战斗机进展缓慢,印度空军海外采购战斗机的项目也滞后。为填补战斗力空缺亿海智投,印度政府曾启动中型多用途战斗机(MMRCA)项目,但由于招标谈判问题,最终改为采购36架法国“阵风”战斗机。尽管“阵风”战斗机在今年5月的印巴空战中被击落,印度空军仍提议购买新一批114架“印度制造”的“阵风”战斗机。法国方面承诺与印度共同生产“阵风”战斗机,并批准赛峰集团与印度联合研制新一代发动机,有助于提高印度国产航空制造能力。因此,许多印度媒体认为,“阵风”战斗机是最适合印度军队需求的选择。
启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